【行业动态】商汤大装置发放“1亿代金券”,Amazon Q Developer正式支持中文


【行业动态】商汤大装置发放“1亿代金券”,Amazon Q Developer正式支持中文

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AIGC行业动态
全球AIGC大事日报
1、商汤大装置发放“1亿代金券”
2、AmazonQDeveloper正式支持中文
3、腾讯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技术岗超60%
01
商汤大装置发放“1亿代金券”
商汤科技近日宣布面向全球开发者及企业推出总价值1亿元的AI算力代金券计划,这项行业创举以”智算普惠”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降低技术准入门槛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作为中国人工智能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商汤依托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大装置,构建起覆盖算法开发、模型训练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此次亿元级资源投入标志着AI基础设施正式进入普惠化新阶段。
商汤大装置作为亚洲领先的智能计算平台,融合了高性能计算集群、分布式训练框架和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三大核心模块。该平台目前具备每秒4910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澎湃算力,支持千卡级并行训练与万亿参数大模型研发,其独创的”层进式开放架构”可同时满足初创团队的轻量化需求与头部企业的复杂场景应用。此次发放的代金券可直接抵扣包括算力调用、模型调优、数据标注在内的全维度服务费用,初创企业最高可申请价值50万元的资源包,重点科研机构更可享受定向支持政策。
这一战略举措有效破解了AI开发面临的”算力焦虑”难题。对于中小型创新团队而言,原本动辄百万级的GPU集群投入成本,现在通过代金券补贴可降低70%以上初期投入。某医疗AI初创公司CTO透露,使用代金券后其肺部影像识别模型的训练周期从三个月缩短至两周,研发成本节约了200万元。商汤同步推出的”星云扶持计划”还为获券企业提供专属技术顾问、优先产品接入等增值服务,形成从资源支持到商业转化的完整闭环。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商汤此次资源投放精准契合产业智能化转型需求。代金券覆盖的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慧医疗等十余个垂直领域,正是当前AI落地的主战场。据统计,该计划启动首周已吸引超过2300家企业和研究机构申请,预计将带动形成超过50亿元的AI应用市场。这种”平台让利-企业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模式,正在重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格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爆发期,商汤大装置通过资源普惠化策略,正在将顶尖的AI研发能力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基础服务。这不仅彰显了头部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更预示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即将迎来”算力民主化”的新纪元。当技术门槛逐渐消弭,创新活力充分释放,我们或将见证更多颠覆性应用在这场算力革命中破茧而出。
02
AmazonQDeveloper正式支持中文
亚马逊云科技近日宣布,其AI编程助手AmazonQDeveloper正式推出中文支持,这一里程碑式升级将显著降低中文开发者与全球领先AI生产力的技术壁垒。作为深度集成于AWS生态的智能开发工具,AmazonQDeveloper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代码生成与优化等功能,正在重构软件工程的工作范式,而中文支持的落地意味着中国开发者可直接使用母语享受AI驱动的全流程开发提效。
AmazonQDeveloper基于亚马逊自研的大语言模型构建,具备代码生成、漏洞检测、文档解读等核心能力。开发者只需用中文描述需求,如“用Python写一个图像分类模型”或“优化这段Java代码的性能”,系统即可生成可直接运行的代码片段,并同步输出技术原理说明。其特有的“上下文感知”功能可结合项目中的既有代码库进行智能补全,使生成内容与现有架构无缝衔接。在实测中,中文开发者使用该工具完成基础模块开发的效率提升达40%,代码错误率降低超30%。
此次本土化升级并非简单的语言翻译,而是针对中文开发环境进行了深度适配。系统不仅支持拼音输入联想、中文技术术语精准识别,还能解析带有中文注释的代码逻辑。某电商平台技术团队反馈,在处理数据库优化任务时,用中文描述“将用户订单查询响应时间压缩到200毫秒以内”后,AmazonQDeveloper不仅生成优化方案,还自动标注出索引调整与查询语句重构的具体位置。这种“需求-方案-实施”的一站式交互,正在改变传统开发工作流。
作为AWS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落子,AmazonQDeveloper的中文化进程彰显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该工具现已支持VisualStudioCode、IntelliJIDEA等主流IDE的中文插件安装,并与AWSCodeWhisperer等服务形成技术矩阵。对于企业用户而言,系统内置的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机制,确保其在处理敏感业务代码时的合规性与安全性。据官方数据,中文支持上线首周,中国区开发者活跃度环比激增170%,其中35%来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
在全球化技术竞争加剧的当下,AmazonQDeveloper的语言突破不仅打破了AI编程工具的外语依赖困境,更预示着软件开发领域将迎来更深层的智能化变革。当母语思维与机器逻辑实现无缝对接,开发者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架构设计与创新突破,这场由语言本地化引发的效率革命,或将重构数字时代的技术创新格局。
03
腾讯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技术岗超60%
腾讯集团于7月15日正式启动企业史上最大规模的人才招聘计划,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开放超过8000个岗位,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岗位占比突破60%。这项名为“星辰计划”的就业工程,不仅创下互联网行业年度招聘量新高,更以技术人才为核心抓手,展现出科技巨头助力经济复苏、推动产业升级的深层战略布局。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与就业市场承压的双重背景下,腾讯此次人才战略直指数字经济核心领域。招聘岗位覆盖机器学习平台研发、分布式数据库架构、AI内容生成算法等20余个前沿技术方向,其中量子计算、数字孪生等尖端领域岗位占比达15%,标志着企业对未来技术的超前投入。招聘对象除2023届应届毕业生外,更面向全球顶尖院校博士、具备产业经验的资深工程师以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其中海外人才引进专项规模同比扩大3倍。
为保障人才效能最大化释放,腾讯同步升级“梧桐树”培养体系。新入职技术人才将享有6个月定制化成长路径,包括接入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平台、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等稀缺资源。某入职智能制造实验室的算法工程师透露,其团队在导师制支持下,三个月内即完成工业质检模型的准确率提升至99.6%。企业更与清华、港科大等高校共建“数字工匠”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定向实习、课程共建等方式,年均为行业输送超2000名实战型技术人才。
这项就业计划带来的涟漪效应正在显现。据测算,腾讯每新增1个技术岗位,可带动云计算服务商、内容生态企业等上下游产业链约5.2个就业机会。在深圳南山科技园,多家AI初创企业已收到来自腾讯的生态合作邀约,形成技术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更值得关注的是,计划中特设的“银发数字官”岗位,面向45岁以上资深技术人员开放,开创了科技行业年龄结构优化的新范式。
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腾讯此次人才战略既是对国家“稳就业”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把握智能化转型机遇的关键落子。当ChatGPT引发全球AI军备竞赛,自动驾驶逼近商业化临界点,企业通过大规模储备核心技术力量,正在为下一轮产业变革积蓄势能。这种以人才为支点的战略布局,或将重新定义科技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生态位,推动形成“技术突破-人才集聚-产业升级”的螺旋上升通道。


文章作者: ZejunCao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ZejunCao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