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又替 AI 背锅?Cursor 限制多设备登陆引众怒,竞对趁机下场抢用户!


工程师又替 AI 背锅?Cursor 限制多设备登陆引众怒,竞对趁机下场抢用户!

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整理|冬梅、核子可乐
登陆多台设备被踢出,
Cursor引众怒
前几日,不少Cursor用户在HackerNews、Reddit等平台上表示,人工智能IDE工具Cursor突然出现一个诡异现象:当用户从多台设备登录时会被强制踢出。比如正在台式机上工作,切换到笔记本电脑时会话就会毫无预警地中断——没有提示、没有通知,直接消失。
根据Cursor官方提供的信息,一个账户通常是可以同时在多个设备上登录的。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家里还是办公室,甚至是在外出旅行时,都可以无缝切换设备,享受Cursor带来的便利。
Cursor账户的设备登录限制是多少?通常情况下,一个账户支持同时在多个设备上登录,但具体数量可能会因服务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
根据最新的官方说明,一个Cursor账户最多支持同时在5台设备上登录。
因此此事一出后,用户们自然认为这是官方新政策。于是纷纷联系支持团队求证。
问题从这里开始失控:Cursor的客服邮箱实际上是由AI自动回复的,但这个“支持AI”向所有用户坚称“根据最新登录政策,此现象属于正常行为”。
讽刺的是,这个完全由AI虚构的“政策声明”被当作了官方回应(毕竟谁能想到自家支持系统会造假呢?)。
几小时内社区爆发抗议,至少有数十名用户立即取消订阅——对开发者而言,多设备工作流是刚需,如此重大的变更竟没有任何公告或更新日志。
直到用户互相核对时才发现可能是个误会,但为时已晚:相关Reddit主帖被火速锁定删除。官方始终未给出正式说明,只剩沉默。
随着事件发酵,Cursor官方坐不住了,一位Cursor官方发言人在HackerNews这则热帖中回复称只是机器人犯下的错误,不是Cursor官方的新政策。
该发言人称:
“我们没有这样的政策。你当然可以在多台机器上使用Cursor。很遗憾,这是来自一线AI支持机器人的错误回复。我们确实推出了一项改进,以提高会话的安全性,并且正在调查这是否导致了会话失效的问题。我们也提供了一个UI,用于在cursor.com/settings查看活动会话。对于由此造成的混乱,我们深表歉意。”
最终的真相也的确如此:这根本不是什么新政策,只是后端会话管理的技术故障,加上支持AI的幻觉式回应,二者叠加造成的灾难性误会。
即使是个乌龙,但用户流失已成定局。有用户表示,Cursor已经不行了,ClaudeCode、Augment和Aider等都比Cursor更好。
“我发现Cursor作为IDE的价值越来越低。它曾经一度领先,但似乎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困境。文档功能似乎无法正常工作。Max功能调用了太多工具。
他们不再有任何创新,只有糟糕的计费方式。我想这就是当你开始进行大规模融资时会发生的情况。收入证明的压力很大。现在感觉Cursor和Windsurf都有点不行了。

这种观点不在少数,也有其他用户表示,Cursor索取太多,而给予的太少。
我退出了,就是这样,他们索取的太多,要求的太多,而给予的太少。我们的核心功能每天都在被剥夺。
再见,伙计们。我建议你们趁现在赶紧下船。
AugmentCode是更好的选择?
于是,在众多Cursor替代方案中,用户们更加推荐AugmentCode。
Augment是面向团队的开发者AI,可作为IDE扩展使用,从VSCode或JetBrains(IntelliJ、WebStorm、PyCharm等)开始。Augment可用于:
聊天:询问有关代码库的问题,获取查找错误的帮助,或开始制定新功能的规范。
代码完成:超快的内联代码建议让您可以通过使用内部API、编写测试或使用第三方SDK来完成。
建议的修改:更改一个文件通常会导致整个存储库中一系列相关的更改。建议的修改会查找并提出相关的更改,帮助您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早期的Augment用户报告称,他们只需将建议的修改串联起来,就能几乎完整地编写一些PR。
Slack中的Augment:一个始终可用的Slackbot,即使团队离线也能解答用户的问题。深入细致地讨论系统的工作原理,让对话保持畅通无阻。在对话中使用Augment可以节省宝贵的开发周期,而无需占用开发资源。

AugmentCode的创始人是IgorOstrovsky,Igor于2021年加入SutterHillVentures,担任驻地工程师,一头扎进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并最终创立了AugmentCode。在此之前,他曾担任PureStorage的首席架构师,领导FlashBlade的技术开发,使其实现了20亿美元的终身销售额。他之前的经历包括在微软任职6年,并于2007年入围ACMICPC世界总决赛。
IgorOstrovsky
GuyGur-Ari
AugmentCode另一位创始人是GuyGur-Ari,Guy曾在谷歌工作,领导一个专注于理解和改进深度学习系统的研究团队。之后,他与Igor共同创立了AugmentCode。他拥有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随着技术的演进,AugmentCode正在将更多注意力放在AI智能体上。
在前不久,AugmentCode首度发布AI智能体,以70%胜率超越GitHubCopilot并创下SWE-bench得分纪录。
AI编码助手初创厂商AugmentCode日前发布其全新“AugmentAgent”技术,希望在简单的代码生成之外,尝试解决大型软件工程项目面临的复杂性难题。该公司宣称,其方案与其他AI编码工具截然不同,将专注于帮助开发者导航并跨越多个代码库执行修改,轻松玩转拥有数百万行代码的大规模成熟软件项目。
该公司还宣布,通过将Anthropic的ClaudeSonnet3.7与OpenAI的o1推理模型相结合,其最新技术已经在AI编码能力的行业基准SWE-bench中取得了迄今为止的最高得分。
AugmentCode公司CEOScottDietz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I编码无疑是一个热门领域,但大多数探索都集中在所谓「从0到1」或者叫「氛围编程」方面——即从头开始生成一款软件。但我们的目标是解决软件工程学科中的另一个常见难题,即维护大型复杂系统。这些代码库经过了多年发展,且往往由数百名开发人员协同完成。”
Augment的上下文引擎
如何处理数百万行代码库
据该公司介绍,AugmentAgent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理解海量代码库中的上下文。该智能体拥有可容纳2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竞争对手。
Dietzen解释道,“包括Augment自身在内,任何AI系统都面临着同一个挑战:在处理包含数造成行代码的大型系统时——其实这在重要软件应用当中挺常见的——根本无法将所有代码都作为上下文传递给如今的大语言模型。我们已经训练自己的AI模型执行复杂的实时采样,希望精确识别代码库中的正确子集、进而保证智能体可以有效工作。”
这种方法与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他厂商要么无法处理大规模代码库,要么需要开发人员手动拼凑相关上下文。
Augment的另一大优势在于跨团队实时同步代码变更。Dietzen介绍称,“我们的大多数竞争对手仍在使用过时的代码库版本。假设你我在同一个代码分支上协作,那么每当我提交了变更,你自然希望自己的AI能够像人一样立即感知到变化。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决定让每位用户的代码视图都能实时同步。”
该公司报告称,在争夺企业客户的青睐方面,其方案与GitHubCopilot之间的竞争胜率已经达到70%。
面向大型开发团队的
企业级安全与工具集成
AugmentAgent还包含一项“记忆”功能,能够从开发者的交互当中学习,进而随时间推移更好地匹配个人编码风格与操作偏好。
Dietzen解释称,“我们希望这款智能体可以自主实现一部分功能,就是说大家可以给它们分配任务,也可以随时干预。记忆是模型概括使用者意图的工具,例如自动捕捉当前的情境、希望采取的处置路径,而不只是简单重复之前采取过的处置路径。”
Dietzen强调,与“编码是纯粹的数学逻辑、不涉及风格要素”的观点相反,很多开发者其实非常关心自己代码在美观度和结构明确性方面的情况。
他指出,“编码肯定有数理逻辑的一面,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很多开发人员都希望能专注于代码开,例如使用Augment的智能体编写所有代码;但也有一大批工程师更关注最终代码的呈现,并对此有着强烈的表达欲与诉求。”
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性的关注,企业近来在采用AI编码工具的速度上有所放缓。Augment致力于通过强大的安全架构与企业级集成来解决这些问题。
Dietzen提到,“智能体必须值得信赖。既然要赋予它们这等程度的自主权,就一定要确保它们不会造成任何损害。我们是首家提供不同级别SOC合规性保证,并配合全部相关渗透测试以强化解决方案的厂商。”
根据Dietzen的介绍,该公司还与GitHub、Linear、Jira、Notion、GoogleSearch以及Slack等开发者工具建立了集成。与其他在客户端上实现集成的竞争厂商不同,Augment选择在云端处理这方面任务。Dietzen表示这样的设计使得开发者“能够在更大规模的团队中轻松共享并保持一致”。
AugmentAgent现已面向VSCode用户正式发布,JetBrains用户也可提前预览。该公司还保持着与微软生态系统的全面兼容,这与从VSCode中分叉而来的竞争对手Cursor形成了鲜明对比。
Dietzen解释道,“某种程度上讲,选择Cursor的客户相当于退出了微软生态系统。他们无法使用微软提供的、用于访问其环境的所有标准VSCode插件。而我们则保持则与VSCode以及微软生态系统的100%兼容性。”
人类工程师与AI助手间的
合作关系正不断发展
尽管AI编程辅助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Dietzen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软件工程师仍将至关重要。
在他看来,“目前关于软件工程这门学科还有没有前途的讨论,似乎走上了一条歧路。软件工程学科在构建和开发这类大型代码库方面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未来几年仍然需要人类洞察力的介入和加持。”
然而,他也展望了未来AI将在软件开发领域所扮演的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我们最终能够利用AI实现真正令人兴奋的目标,包括AI将深入评估代码库质量、提出代码库改进意见,生成有助于软件项目更加安全、强大、易用且健壮的宝贵建议。”

AugmentAgent的发布,恰逢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寻求运用AI技术提高开发者生产力、同时保持其软件质量。随着各组织正努力维护并改进复杂的软件系统,能够理解大型代码库中细微差别的工具无疑将受到那些寻求工程团队影响力最大化的技术领导者们的关注与青睐。
Dietzen最后总结道,“我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加大对人类软件工程学科的投入,就如同加大对机器本身的投入一样。这样我们才能开发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且更加优秀的软件成果。我认为通过消除所有这些阻碍优秀软件开发的障碍,我们将会为全人类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价值。”
声明:本文为InfoQ整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参考链接:

https ://old.reddit.com/r/cursor/comments/1jyy5am/psa_cursor_now_restricts_logins_to_a_single/
活动推荐
AICon2025强势来袭,5月上海站、6月北京站,双城联动,全览AI技术前沿和行业落地。大会聚焦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汇聚AIAgent、多模态、场景应用、大模型架构创新、智能数据基建、AI产品设计和出海策略等话题。即刻扫码购票,一同探索AI应用边界!
今日荐文
可灵2.0成“最强视觉生成模型”?自称遥遥领先OpenAI、谷歌,技术创新细节大揭秘!
“Bug”还是“预演”?GitHub突然“封禁”所有中国IP,官方:只是“手滑”技术出错了
刘强东被美团高管暗贬后回应;曝Qwen3处于最后准备阶段;特朗普免除手机、电脑、芯片“对等”关税|AI周报
“开源版coze”爆火,融资超4.6亿!如今Docker拉取量超1亿,斩获77.5kstar
你也「在看」吗?👇


文章作者: ZejunCao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ZejunCao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