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开发AI作弊神器成名,21岁小伙遭学校开除不足一月后,转身拿下530万美元融资!
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整理|苏宓
出品|CSDN(ID:CSDNnews)
00后、AI作弊、拿大厂Offer、被学校开除……当这些关键字集中在一个学生身上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职业生涯发展可能无望了。但在这个AI爆发的时代,很多看似走向终点的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
不久前,我们曾报道过一位21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ChunginLee(RoyLee)自制了一款叫InterviewCoder的AI工具,靠它斩获了亚马逊、Meta、TikTok等多个大厂offer,结果因涉嫌“在技术面试中用AI作弊”被学校开除。
如今距离学校做出这项决定仅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ChunginLee重回大众视野中——这次,他拿到了530万美元的投资,准备把这款“几乎什么都能帮你做”的AI工具推向市场。
这么一波转折背后,使得不少人开始好奇:这真的靠谱吗?市场真能接受这样一款工具吗?我们具体来看看!
获得530万美元的融资,欲造出一款能在任何情境中作弊的工具
如果说被哥伦比亚大学开除时,ChunginLee曾被视为一个失败者,那么如今,他凭借那款曾经备受校方以及大厂诟病的AI作弊工具逆势翻身,拿下530万美元的融资,无疑成了“赢家”。
正因此,ChunginLee在官宣自己拿到融资的消息时,毫不避讳地介绍自己说:「我因为开发了InterviewCoder——一款用于在编程面试中作弊的AI,被哥伦比亚大学开除了。」
现在,在这款工具的基础上,他筹到了530万美元,在旧金山创办了一家名为Cluely的初创公司,帮助用户在考试、销售通话、甚至求职面试等场景中“作弊”。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这笔资金的投资方为AbstractVentures和SusaVentures。
他进一步介绍道:
“这是一个完全无法被察觉的AI。它能看到你的屏幕、听到你的音频,并在任何情境中实时协助你。
面试、作业、考试、销售通话、会议——全都能应对。
说实话,我不觉得这叫作弊。
每一次科技让人类变得更聪明的时候,世界总是先陷入恐慌,
然后适应,接着遗忘,最后变得稀松平常。
但这一次不同。人类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AI将彻底改变整个世界,其影响力将远超以往任何技术革新。
Cluely就是一座桥梁,连接通往那个不再是人与机器竞争、而是共同成长的世界。”
收费标准和很多AI辅助编码工具如Cursor一样,也是20美元/月。
另一方面,他们还发布了一份颇具挑衅意味的“产品宣言”,Cluely将自己与计算器、拼写检查等曾被视为“作弊”的发明做对比。他们说得很直白:
销售电话、会议、谈判——
只要有更快的赢法,我们就选那条路。
我们打造了Cluely,让你从此不必独自思考。
它看你的屏幕,听你的语音,实时给出答案。
别人还在猜的时候,你已经对了。
没错,世界会说这叫“作弊”。
但你想想:计算器当初也被这么说,拼写检查也是,Google也是。
每次科技让我们更聪明,世界都会先恐慌。
然后习惯,然后忘记,再然后,它就变成“正常”了。
但这次不一样。
AI不只是一个工具——它会重新定义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
当模型能在几秒钟内完成记忆、写代码、做研究,
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己来?
最会沟通的、最会分析的、最会解决问题的——将是那个懂得问出正确问题的人。
未来不会奖励努力,它只奖励杠杆。
所以,是时候开始“作弊”了。因为当所有人都这么做时,就不再有人在“作弊”了。
除此之外,Cluely发布了一支制作精良但争议不小的宣传视频。视频中,ChunginLee使用隐藏的AI助手,在高档餐厅的约会中尝试向一位女性谎报年龄,甚至冒充自己懂艺术(最终失败告终)。
00后靠着开发一款工具“一战成名”
目前,ChunginLee担任Cluely的CEO。当然,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Cluely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是NeelShanmugam,同样年仅21岁,也曾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目前担任这家新公司的COO。
其二人都因开发文章伊始提及的InterviewCoder工具而卷入校方的纪律调查,并最终被校方开除。
InterviewCoder这个项目,主要面向远程技术面试场景,可以在面试官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帮助求职者通过大厂的LeetCode面试。
LeetCode是一个被广泛用于技术面试的平台,提供大量编程题目,许多科技公司用它来筛选候选人。但在不少软件工程师看来,包括Cluely的两位创始人,这类题目与实际工作脱节、形式主义严重,费时又低效。于是,他们干脆开发了InterviewCoder,目标是让求职者不再浪费时间刷题。
ChunginLee曾公开介绍过这个工具的工作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用户只需截图或拍下题目,发给ChatGPT或类似模型,并附上一句“嘿,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AI就会迅速返回答案。整个原型甚至不到1000行代码就能实现。
InterviewCoder整个辅助界面只有候选人自己可见。即便面试官开启了屏幕共享,也完全无法察觉AI的存在。据官方介绍,这款工具能够规避Zoom、GoogleMeet等平台的屏幕监控功能,还加入了多种反偷拍、反追踪的设计,力求“隐形、无感、安全”。
他们把项目的源代码在GitHub上开源出来(https ://github.com/ibttf/interview-coder)。截至目前,此项目获得了4.2k个Star。
在本月早些时候,ChunginLee也透露过,这个项目的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已经突破300万美元。
当时为了让更多的用户相信这款工具,Lee将自己使用InterviewCoder通过亚马逊面试的全过程录了视频传到YouTube,作为实证材料。殊不知,这段视频也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当Amazon的一位高管看到视频后,立刻向哥伦比亚大学发去邮件。据Lee透露,这封邮件的大意是:“请立即开除这个学生,否则我们将停止从你们学校招聘。”
不久后,Lee收到校方通知,开始接受调查。尽管他坚称这款工具不针对学术考试,哥伦比亚大学仍认定InterviewCoder有潜在的“学术不端用途”,并裁定他存在“协助作弊”的行为,最终哥伦比亚大学宣布他将被暂时开除,且在2026年5月之前不得重新入学。这就有了现在的后续。
争议四起的创业之举
当下随着Cluely的成立,有人称赞这类AI产品“话题十足,吸睛有术”、称他们是“这一代最有野心的创业者”,也有人毫不留情地批评其宣传片:“这简直像一部活生生的《黑镜》宣传片。”
在评论区,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我真心好奇,你们为什么选择现在这种go-to-market策略?为什么不从知识型工作者入手,打造一个更正向的应用场景?比如用AI实时共享音视频界面,支持结对编程、研究协作、会计尽调,这听起来不是更合理?”
还有人担忧道:
你们真的不担心大规模“作弊”带来的连锁反应吗?
比如说——如果我们所有医生都是靠作弊混过医学院的,你还敢把命交到他们手里吗?
科技是否正在改变世界,还是在悄悄摧毁人类对“能力”与“努力”的基本共识?Cluely的诞生,将这一问题赤裸裸地抛到了公众面前。
其实就当前应用维度上,此前也有媒体就Lee的个例向亚马逊求证时,亚马逊拒绝置评,但明确表示:所有求职者都必须承诺在面试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未经授权的工具。
而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个这样表态的机构。现在,越来越多高校也在明令禁止学生在考试、作业中使用AI,尤其是InterviewCoder这类几乎无法察觉的“隐形外挂”。
当规则追赶不上技术,当“作弊”开始以“进化”的名义重塑边界——我们到底是在见证未来,还是在默许崩塌?
对此,你怎么看待Cluely的诞生?
参考:
https ://x.com/im_roy_lee/status/19140614831490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