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Ilya、Karpathy,离职OpenAI的大牛们,竟然创立了这么多公司


除了Ilya、Karpathy,离职OpenAI的大牛们,竟然创立了这么多公司

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硅谷新势力已经崛起,这些创业者来自OpenAI。
作为ChatGPT的缔造者,OpenAI堪称当今人工智能领域最耀眼的明星。这家公司正以惊人的速度飙升至3000亿美元估值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离职创业的成员。

这个新兴生态圈还包括诸多明星项目,以下是离职OpenAI的研究者打造的最受瞩目企业盘点。
DarioAmodei,DanielaAmodei,JohnSchulman—Anthropic
DarioAmodei和DanielaAmodei兄妹二人于2021年离开OpenAI,联合其他OpenAI高管共同创立了Anthropic,专注于开发安全、可解释、对齐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
随后,OpenAI联合创始人JohnSchulman于2024年加入Anthropic,承诺要打造AGI,但他仅在Anthropic工作了大约不到5个月,于2025年2月初正式离职。
Anthropic开发了名为Claude的一系列大语言模型,与OpenAI的ChatGPT竞争。Claude以其安全性和对话能力著称,设计上更注重避免有害内容和偏见,Claude3.7是现在最先进的大模型之一。
据《TheInformation》报道,从收入规模来看(2024年OpenAI收入为37亿美元,Anthropic为10亿美元),OpenAI的体量仍是Anthropic的数倍。但Anthropic增长迅速,现已成为OpenAI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并在2025年3月达到615亿美元的估值。
PieterAbbeel,PeterChen,RockyDuan—Covariant
Covariant创始队伍(从左至右):PeterChen(CEO),PieterAbbeel(总裁兼首席科学家),RockyDuan(CTO),TianhaoZhang(研究科学家)

Covariant的技术依赖于机器人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产生的体验和反馈,其A1系统(CovariantBrain)的特点之一是将大量真实机器人任务数据融入训练环节。团队为此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架构,这种架构不受简单化假设的限制,能够内化与各种物品的无限组合中相互作用的经验。
Covariant在2024年3月发布的机器人基础模型RFM-1是当时世界上首个基于真实任务数据训练的机器人大模型,也是最接近于解决真实世界任务的机器人大模型。
Covariant获得了包括谷歌JeffDean、斯坦福李飞飞、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Hinton、LeCun,以及比尔・盖茨等顶级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投资支持
2024年,亚马逊聘用了Covariant的三位创始人及约四分之一团队成员,此次「准收购」被一些人视为大科技公司在规避反垄断审查背景下的战略动作。
IlyaSutskever—SafeSuperintelligence

目前关于该初创公司的具体动向信息非常少:既没有推出产品,也尚无收入。但投资者的兴趣依然炽热,其已成功融资20亿美元,最新估值在本月reportedly上升到了320亿美元。
AndrejKarpathy—EurekaLabs
计算机视觉专家AndrejKarpathy是OpenAI的早期成员和研究科学家,2017年离开后加入特斯拉(Tesla),领导其自动驾驶(Autopilot)项目。他于2022年7月离开特斯拉,之后短暂回归OpenAI(2023-2024年)。2024年7月创办了自己的教育科技初创公司EurekaLabs,该公司致力于构建AI辅助教学助手。
AndrejKarpathy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普及和教育。他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CS231n课程、YouTube上的AI教程以及「Zero-to-HeroAI」系列广受欢迎。Karpathy认为,当前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而生成式AI的进步为「人人都能获得高质量个性化辅导」带来了可能。
EurekaLabs的首个产品是LLM101n——一门本科级别的课程,旨在指导学生训练自己的AI模型。课程材料将在线开放,并计划组织线上和线下学习小组,实现「教师+AI助教」的共生教育模式。
MiraMurati—ThinkingMachinesLab
ThinkingMachinesLab的CEO为OpenAI前CTOMiraMurati,她曾在OpenAI领导过研究、产品与安全方面的工作。去年9月,Murati离开了OpenAI。
在OpenAI工作期间,Mira在ChatGPT、DALL-E、Codex等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以外,GPT-4o以及OpenAIo1,都是在Mira的领导下完成的。
ThinkingMachinesLab于2025年2月正式成立,旨在打造更可定制、更强大的人工智能。
这家位于旧金山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目前没有产品或收入,但拥有众多前OpenAI顶尖研究人员。
图源:https ://thinkingmachines.ai/
在这份创始团队名单中,有很多行业大佬。比如JohnSchulman担任首席科学家,他是深度强化学习的一位先驱研究者,创造了著名的PPO算法。同时也是OpenAI的创始人之一,曾共同领导过ChatGPT和OpenAI后训练团队。
又比如BarretZoph担任CTO,也曾是OpenAI的一位技术主管,领导过OpenAI的后训练团队,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对齐、工具使用、评估、ChatGPT、搜索、多模态等等。
据报道,该公司正在筹集20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估值至少达到100亿美元。
AravindSrinivas—Perplexity
AravindSrinivas曾在OpenAI工作一年,担任研究科学家,直至2022年离开,之后共同创办了AI搜索引擎Perplexity。
Perplexity利用大型语言模型(如GPT-4、Claude、Llama等)结合实时网络检索,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查询,自动从互联网和多种数据源中收集、分析并生成简洁准确的答案,同时在回答中附带信息来源链接,提升答案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Perplexity还提供「焦点」功能,用户可以限定搜索范围,例如只搜索Reddit、YouTube或学术论文等特定领域,以获得更精准的结果。
Perplexity吸引了杰夫・贝索斯及英伟达等一系列高知名度的投资者。尽管Perplexity也因涉嫌不道德的数据抓取行为引发争议,但目前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公司正在以约180亿美元估值筹集约10亿美元融资(截至2025年3月)。
KyleKosic—xAI
KyleKosic于2023年离开OpenAI,成为创业公司xAI的联合创始人及基础设施负责人。xAI是埃隆・马斯克(ElonMusk)创办的AI公司,旗下拥有对标聊天机器人的产品Grok。然而到了2024年,KyleKosic又回到了OpenAI。
Grok的最新版本为2025年2月发布的Grok3,被马斯克称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Grok3由xAI自建的超级计算机「Colossus」支持,使用了约20万个NVIDIAGPU进行训练,累计训练时长高达2亿GPU小时,是目前规模最大、计算能力最强的AI训练之一。
xAI收购了已更名为X的前推特公司(Twitter),合并实体的估值达到1130亿美元。全股票的交易模式引发了一些质疑,但若看好马斯克帝国的前景,则被视为一笔不错的交易。
EmmettShear—StemAI
EmmettShear是Twitch前CEO,亦曾在2023年11月(在SamAltman重返公司之前)短暂担任OpenAI临时CEO(仅数日)。
根据TechCrunch2024年的报道,Shear正在运营自己的隐匿型初创公司StemAI。虽然目前关于该公司的业务和融资详情不多,但已获得AndreessenHorowitz的投资。
JeffArnold—Pilot
JeffArnold曾于2016年在OpenAI任职五个月,担任运营主管,之后于2017年共同创办了会计初创公司Pilot。
Pilot专注为高速成长的科技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主要包括记账(bookkeeping)、税务(tax)和首席财务官(CFO)服务。
Pilot在2021年完成了一轮1亿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达到1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杰夫・贝索斯。Arnold在2024年离开Pilot,创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
DavidLuan—AdeptAILabs
DavidLuan曾担任OpenAI的工程副总裁(VPofEngineering),于2020年离职,随后经历了在谷歌的短暂工作后,于2021年共同创办了AdeptAILabs,一家开发面向办公人员的AI工具的初创公司。
Adept的旗舰产品是AI助手ACT-1。它通过自然语言理解用户需求,能够自动在浏览器、招聘软件、表格等多种应用中执行操作,比如自动整理数据、填写表单、导入信息等,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ACT-1以「覆盖窗口」的方式工作,直接在现有软件之上操作,无需用户切换应用。
Adept在2023年完成了3.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Luan于2024年6月离开,加入亚马逊,领导其新的AI智能体实验室(AIagentslab),此前亚马逊已聘请了Adept的创始团队。
TimShi—Cresta
TimShi是OpenAI的早期成员之一,据其LinkedIn资料,他于2017年在OpenAI工作一年,专注于安全的AGI建设。
此后,他创办了Cresta,这是一家专注于AI客服中心(AIcontactcenter)解决方案的公司。Cresta是全球最早将生成式AI大模型(如GPT)大规模应用于企业生产环境的公司之一,2019年便已在财富500强客户中部署相关系统。
据了解,Cresta已从红杉资本(SequoiaCapital)、AndreessenHorowitz等顶级风投机构累计融资超过2.7亿美元。
TimShi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以第一名成绩),后在斯坦福大学攻读人工智能方向博士,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强化学习。也曾在DJI和Dropbox等公司从事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相关工作。
MaddieHall—LivingCarbon
MaddieHall曾在OpenAI从事「specialprojects」,但于2019年离职,并联合创立了LivingCarbon。
LivingCarbon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旨在研发能够吸收更多空气中碳元素的植物(engineeredplants),以应对气候变化。
据一份新闻稿称,LivingCarbon在2023年完成了2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使其迄今为止的总融资额达到3600万美元。
ShariqHashme—ProsperRobotics
根据ShariqHashme个人资料显示,他于2017年在OpenAI工作了9个月,期间开发了一款可以玩热门电子游戏Dota的机器人。离职后,Hashme加入初创公司ScaleAI。
之后,Hashme于2021年与他人共同创立了ProsperRobotics公司,总部位于伦敦。
该初创公司正在研发一款家居机器人管家,它可以做早餐、打扫办公室、整理床铺等等。目前,他们已经推出了首款机器人产品Alfie。
JonasSchneider—Daedalus
JonasSchneider在OpenAI工作期间,创立并领导了OpenAI机器人软件工程团队,该团队致力于通过学习与物理世界交互的「软件+机器学习+硬件」系统推进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研究。该团队训练了一只类似人类的机械手来解开魔方,并以前所未有的灵巧度操控其他物体。
Schneider于2019年离职,之后成为Daedalus联合创始人。
Daedalus公司主要研究最先进的精密零部件,致力于为机械、航空航天、半导体、能源等领域的公司生产零部件。
去年在KhoslaVentures等公司的投资下,该公司完成了2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MargaretJennings—Kindo
MargaretJennings曾于2022年和2023年在OpenAI工作,在此期间担任OpenAI应用AI部门负责人,之后离开并成为KindoAI的联合创始人。
KindoAI成立的初衷是让企业能够安全地采用和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
该公司于2023年9月完成了由RiotVentures领投的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目前,该公司已筹集超过2700万美元的资金。
另据LinkedIn个人资料显示,MargaretJennings于2024年离开了KindoAI,前往法国AI初创公司Mistral担任产品和研究主管。

©THE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liyazhou@jiqizhixin.com


文章作者: ZejunCao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ZejunCao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