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竞品分析!附AI时代的高效玩法


手把手教你做竞品分析!附AI时代的高效玩法

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使用下面这个竞品分析方法和AI,你也可以做出一份出色的竞品分析。
一、什么是竞品分析方法?有什么用?
竞品分析方法,是指通过这样的3步完成竞争对手产品分析:
1)调研有哪些竞品
2)进而对比各个产品的优势、劣势,
3)最终形成竞品分析报告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有什么用呢?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可以知道各个产品的优势、劣势,从而确认自己公司产品功能的迭代方向。
比如,我们团队每次要推出一个新课程的时候,最先要做的就是做竞品分析。
这样有了竞品分析,才能明确要推出的新课程比竞品有哪些优势,以及竞品中的劣势如何提前避免掉。
二、如何做竞品分析?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下,如何做竞品分析。
今天你接到老板的任务: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国产新能源汽车,分析一下竞品的情况
这是一个竞品分析的业务问题,我们可以用上面说的竞品分析方法来展开。
1. 找到有哪些竞品?
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你研究的竞品对象选择错了,那么后面的工作等于全部白做。
这里,你可能会问了:猴子,怎么知道有哪些竞品呢?
我们之所以要做竞品分析,就是想从竞品身上学到些什么。那么,要学就要学优秀的对标产品。
1)一个非常好用的办法是问公司老员工
如果你公司是做某个产品,那么其实公司里工作多年的员工,是知道这个行业里竞品有哪些的。
所以,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向公司老员工调研来了解竞品有哪些。
2)还有一个办法是,可以找到相关的行业报告
去看这些报告里谈到的该行业的头部几家公司,其实就是竞品。
比如,我们这个案例里,要研究新能源我们在艾瑞咨询里,找到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可以看到(上图)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5的占据了大约90%以上的市场。
所以,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要研究的主要竞品就是这个图里的前5名新能源汽车。
3)还可以看通过一些市场排名网站
看竞品在市场中的排名,和对应的用户画像
比如,七麦数据、移动观象台
4)可以让AI辅助和上面结果进行交叉验证,提高准确率
比如问AI:给我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排名前5的汽车有哪些?
2. 对比竞品优势、劣势
前面,我们知道了竞品有哪些。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在竞品公司官网,或者竞品公司的自媒体平台上,找到对应竞品去体验和对比。
有些平台的后台系统会提供一些竞品分析工具或者竞品数据报告,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获取相关竞品信息。
例如,天猫情报后台可以通过关键词查询同行业竞品的销售情况、品类热度、用户浏览量等数据。
有时候,公司里也会有爬虫工程师,可以通过爬虫技术获取竞品的相关信息。比如获取爬虫,爬取竞品的价格、评论、销售数据等。
上表是我日常工作里,总结的一个非常好用的对比表格,可以直观地从各个维度展示不同产品的优势和劣势。
表中第一列“维度”是指想要从哪些维度展开比较,比如国产新能源车,我们可以从功能层面电磁、续航等维度展开对比。
如果需要一些具体数据,可以结合AI来辅助。
比如问AI:列出[ 行业关键词]头部竞品,需包含2024年市场份额、核心技术参数。
3. 竞品分析报告
完成上面两步以后,就可以用学过的数据分析报告知识,把梳理出的竞品差异,总结成数据分析报告,给老板去汇报了。
当然这一步也可以结合AI来辅助生成竞品分析报告,这是我常用的AI提示词分享给大家:
分析场景
AI提示词示例
输出成果
竞品初筛
“列出国产美妆TOP10竞品,含复购率、客单价”
带数据的竞品列表+市场占比分析
口碑分析
“分析小红书面膜评论,提取致敏成分关键词”
差评分类词云+品牌风险预警
技术预测
“根据宁德时代研发投入,预测2025电池技术趋势”
固态电池试点量产时间线+专利地图
报告生成
“生成含雷达图的竞品分析PPT,需标注数据来源”
结构化报告+可视化图表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
1)使用AI的前提是你要具备系统的数据分析知识,这样你才能通过专业知识去判断AI给的结果哪些可以直接使用,哪些有问题不能直接使用
2)竞品研究对象,和对比中,从哪些维度展开对比,要始终围绕竞品分析目的进行。
比如,这个案例,我们的竞品分析目的是:分析国产新能源车,那么其他非国产品牌就不在竞品范围内。
如果竞品分析目的是分析各产品功能,那么对比维度就是产品各个功能对比。
如果竞品分析目的是分析各产品投放策略,那么对比维度就是看各个产品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的投放对比。
在AI重塑各行各业的今天,数据才是未来的“新石油”。我最新的《数据分析思维》视频不教复杂代码,而是帮你掌握数据分析底层逻辑——从精准决策、业务优化到项目落地,用数据驱动结果。
无论是想高效解决职场问题,还是转型高薪数据分析/AI岗位,系统化思维都能让你抓住机遇,告别“拍脑袋”决策,成为老板和AI都离不开的核心人才!
点击加入社群->一起学习数据思维


文章作者: ZejunCao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ZejunCao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