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小时候电脑上各式各样的 “屏保” 消失了
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责编:中文妹|来源:快科技
大家好,我是中文妹。
小时候,Windows系统会自带的一些屏曾经序,简称“屏保”。
当一段时间不操作电脑,就会看见永远走不到头的迷宫,彩色线条不断变化、或是三维管道不断延伸的画面,看上去十分有趣。
早期的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击打屏幕上的荧光粉来显示图像。
如果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电子束持续轰击相同位置的荧光粉,就会导致荧光粉老化、发光效率降低,进而在屏幕上留下残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烧屏”现象。比如,Windows系统中下方状态栏常年固定不动,就很容易导致烧屏。
屏保通过不断变换显示内容,避免了电子束长时间集中在同一区域,从而有效保护了显示器。
第一个屏幕保护软件于1983年首次亮相,通过将用户的显示器切换到全黑以避免烧屏,就像今天许多电脑的睡眠模式设置一样。
1994年,微软借助OpenGL技术推出了一系列新的3D屏保动画,包括最经典的3D迷宫和3D管道。它们利用随机数随机生成并渲染动画,基本可以达到“永不重复”的目的,避免了长时间循环播放重复屏保动画的烧屏风险。
有人可能会问,不使用时直接关机不行吗?
事实上,CRT显示器的开关机寿命比持续使用寿命更短。每次开关机时,CRT显示器都要快速进行2万伏特以上电压的充放电,频繁的开关会显著降低CRT显示器寿命,并带来额外的功耗。而且,CRT电子枪的充电需要约30秒才能显示图像。因此,如果只是短暂离开电脑休息一下,关闭显示器既不经济也不方便,所以待机就成了更多人的选择。
后来,随着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的普及,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LCD显示器通过液晶分子控制背光源的光线透过率来显示图像,OLED显示器则是每个像素点自发光,它们不存在荧光粉老化问题,也就不再需要屏保来防止烧屏。
如今,即便屏幕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也不会出现CRT时代的烧屏隐患,屏保保护显示器的核心功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网友表示:
“在屏幕OLED一样会烧屏。”
“oled的寿命可比crt短多了。”
“谁说没屏保了,360的传奇私服屏保,全国每两台电脑就有一台上有”
下载1:OpenCV-Contrib扩展模块中文版教程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扩展模块中文教程,即可下载全网第一份OpenCV扩展模块教程中文版,涵盖扩展模块安装、SFM算法、立体视觉、目标跟踪、生物视觉、超分辨率处理等二十多章内容。
下载2:Python视觉实战项目52讲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Python视觉实战项目,即可下载包括图像分割、口罩检测、车道线检测、车辆计数、添加眼线、车牌识别、字符识别、情绪检测、文本内容提取、面部识别等31个视觉实战项目,助力快速学校计算机视觉。
下载3:OpenCV实战项目20讲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OpenCV实战项目20讲,即可下载含有20个基于OpenCV实现20个实战项目,实现OpenCV学习进阶。
交流群
欢迎加入公众号读者群一起和同行交流,目前有SLAM、三维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计算摄影、检测、分割、识别、医学影像、GAN、算法竞赛等微信群(以后会逐渐细分),请扫描下面微信号加群,备注:”昵称+学校/公司+研究方向“,例如:”张三+上海交大+视觉SLAM“。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入相关微信群。请勿在群内发送广告,否则会请出群,谢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