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会先毁掉年轻人,还是职场老将?


AI 会先毁掉年轻人,还是职场老将?

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编译自《纽约时报》
出品|CSDN(ID:CSDNnews)
原文|https ://www. nytimes.com/2025/07/07/business/ai-job-cuts. html
投稿或寻求报道|zhanghy@csdn. net
一场关于未来饭碗的终极辩论,正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在全球的办公室、会议室和咖啡馆里展开。

人工智能的浪潮已不再是遥远的未来,它的影响正沿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同时冲击着职业阶梯的两端。
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迭代,这更像一场对“价值”本身的重新定义。那么,在这场由代码和算法主导的权力重构中,到底谁的处境更危险?
年轻人的“登天梯”正在消失
长期以来,我们对职业生涯的想象是一条线性的“登天梯”:从一个不起眼的初级岗位开始,通过完成基础的“脚手架工作”(ScaffoldingJobs),一步步学习、成长,最终向上攀登。
然而,支持“年轻人受创最重”观点的核心论据是:AI正在系统性地、大规模地拆除这条“登天梯”的入口。
最直接的证据来自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ReserveBankofNewYork)定期发布的《近期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报告。在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更新中,一系列数据描绘出了一幅黯淡的图景。
失业率警报:22至27岁的“近期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跃升至5. 8%,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大材小用”的普遍化:比失业更令人忧心的是“屈就就业率”(UnderemploymentRate)——即拥有大学学历的毕业生,从事着通常不需要大学学位的工作。这一比率飙升至惊人的41. 2%。
近一半的年轻人,在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换取一纸文凭后,发现自己被挡在了专业对口工作的门外。
他们不得不去咖啡馆、零售店或零工市场,从事着那些无法发挥其专业技能,也无法提供向上流动通道的工作。
为什么会这样?《纽约时报》的报道揭示了企业内部的秘密:那些曾经由无数实习生和初级分析师负责的任务——整理电子表格、撰写会议纪要、搜集市场资料、调试基础代码——如今正被AI以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和7x24小时的工作效率所接管。
一位科技公司高管毫不避讳地表示,其公司已完全停止招聘初级工程师,因为“那些低级别任务现在可以由AI完成”。
对于渴望开启职业生涯的年轻人来说,这几乎是釜底抽薪。他们面临的不是竞争的失败,而是竞争资格的丧失。当职业生涯的第一级台阶被抽走,整座通往未来的阶梯都变得摇摇欲坠。
资深者的“经验壁垒”正在瓦解
如果说年轻人的困境是“无门可入”,那么经验丰富的老将们面临的则是另一重危机:他们用数十年职业生涯建立起来的“经验壁垒”正在迅速瓦解。
这一论点的背后,是企业运营逻辑的根本性转变。
1. 高薪成为“原罪”,效率成为“圣经”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Jassy)在2025年6月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堪称这场变革的“檄文”。
贾西将生成式AI定义为“一生一次的技术变革”,并明确表示,亚马逊将利用AI带来的效率提升,“在未来几年内,减少我们的企业员工总数”,并打造“更精干的团队(scrappierteams)”。
“更精干”这个词,对于身处中高层、薪水不菲的资深员工来说,听起来格外刺耳。在“人均营收”这一冰冷的效率指标面前,高昂的人力成本成为了一个需要被“优化”的负累。当AI能够承担越来越多的分析、管理和沟通工作时,经验丰富但成本高昂的老员工,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裁员的视野。
2. 知识的“护城河”被AI填平
一位资深员工的核心价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大脑中积累的、非结构化的隐性知识和行业直觉。然而,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正在将这些知识壁垒夷为平地。
过去需要一位财务总监花费数天分析的财报,AI可以在几分钟内抓取关键信息并生成摘要;过去需要一位资深律师检索大量案例才能形成的法律意见,AI可以瞬间提供相关法条和判例。尽管AI的判断仍需人类监督,但它极大地削弱了“信息拥有者”的权力。
3.“人脉与沟通”优势受到挑战
就连销售、市场等传统上被认为是“人的艺术”的领域也未能幸免。尽管我无法访问关于微软裁员的具体报道,但行业趋势显示,AI正在被用于自动化客户沟通、生成销售线索、起草营销文案等工作。当AI能够模仿人类的语气、7x24小时在线、并且永不疲倦地与成千上万的潜在客户互动时,那些仅仅依赖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岗位,其价值也正在被重新评估。
对于许多在职业生涯中局达到稳定状态的资深员工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人脉——其“稀缺性”正在被AI稀释。
AI产品爆发,但你的痛点解决了吗?
8. 15-16北京威斯汀·全球产品经理大会PM-Summit,3000+AI产品人社群已就位。
添加小助手进群,抢占AI产品下一波红利!
进群后,您将有机会得到:
·最新、最值得关注的AI产品资讯及大咖洞见
·独家视频及文章解读AGI时代的产品方法论及实战经验
·不定期赠送AI产品干货资料和秘籍
这不是年龄之战,而是“可替代性”之战
将这场变革简单地描绘成“新人”与“老将”的对决,可能会误判形势的本质。
《纽约时报》的报道,以及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证据,最终都指向一个更深刻的现实:AI打击的并非特定年龄段,而是特定的一种工作价值——即可被标准化的、重复性的“可替代价值”。
真正的分水岭,不在于你的工牌号是新是旧,而在于你的工作有多少部分可以被算法和模型所取代。
一个只会执行标准化指令的年轻人,和一个只会依赖过往经验、重复管理流程的老员工,在AI面前的“可替代性”同样高,他们的处境同样危险。
反之,一个能提出独特问题、驱动AI进行创造性探索的年轻人,和一个能利用其深厚行业智慧、为AI的冰冷分析注入人性化洞察和战略远见的老员工,他们都是“不可替代”的。
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SamAltman)曾将AI形容为“能力放大器”(abilityamplifier)。这或许是理解未来的关键。你的价值不再是你独立能完成什么,而是你“借助AI”能完成什么。
因此,这场职场大洗牌的最终结局,可能既不是年轻人笑到最后,也不是经验主义者的胜利。它将筛选出一种全新的“物种”:AI协作者。
他们可能是初出茅庐但精通“提示词工程(PromptEngineering)”的毕业生,也可能是深谙行业痛点、懂得如何用AI解决复杂问题的资深专家。他们的共同点是,不与机器赛跑,而是与机器共舞;他们不惧怕自己的任务被自动化,而是主动利用自动化去完成更高维度的创造。
最终,时代的浪潮会冲刷掉所有自恃安稳的沙砾,无论新旧。而那些懂得如何借助潮水的力量,去开辟新航道的人,无论年龄几何,都将是这场变革中真正的幸存者和胜利者。
···
📢AI产品爆发,但你的痛点解决了吗?
2025全球产品经理大会
8月15–16日 
北京·威斯汀酒店
互联网大厂、AI创业公司、ToB/ToC实战一线的产品人
12大专题分享,洞察趋势、拆解路径、对话未来。
立即扫码领取大会PPT
抢占AI产品下一波红利


文章作者: ZejunCao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ZejunCao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