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发布的69页提示词工程到底讲了什么


Google发布的69页提示词工程到底讲了什么

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我从事科技写作已有三年,但说实话,没有什么比摆弄AI更让我着迷的了。这些语言模型——你可以理解为\“超级智能聊天机器人\“——能生成故事、代码甚至数学答案。
但关键在于:你得学会正确提问。
这就是提示工程(PromptEngineering)的意义所在。
它不是什么高深的黑科技,其实就是掌握与AI对话的技巧,避免它胡言乱语。
本文主要参考了李·布恩斯特拉(LeeBoonstra)的《提示工程白皮书》,我会用简单例子拆解其中精髓,让你也能轻松上手。
想象一下,你让狗狗去捡球。如果只说“去拿过来”,它可能叼回一只袜子;但如果你指着球说“把那个红色的捡回来”,那就稳了。
提示工程就是这个道理——给AI清晰的指令,避免它输出一堆废话。
谷歌的白皮书指出,这些模型(比如AI)会根据已学的内容预测下一个词。好的提示就像轻轻推它一把,让它猜得更准。重点不在于用多高级的词汇,而在于直截了当地说清楚。下面我们看看具体怎么操作。
有一次,我问AI关于“bears”的信息,本想了解野生动物,结果它给我整了一段芝加哥熊队(橄榄球队)的简介……大无语。
而一个好的提示能避免这种乌龙,无论是写诗还是列购物清单。
你完全不需要懂技术。这份白皮书的核心就是:人人都能学会。就像和朋友发消息时,把话说明白对方才能懂你。以下是几个实用技巧:
让AI秒懂你的花式提问法
这份白皮书里技巧多到爆炸,但我只挑了几种不烧脑的——每种都像给AI递小纸条的不同姿势。
最省力提问法——直接给AI下指令,不加修饰。适合快速解决问题。
比如判断影评是好评还是差评,你可以这样问:
优点:快准狠。
但白皮书特别提醒——遇到\“精彩但无聊\“这类矛盾型影评时,这种直球提问可能会翻车。
这就是所谓的“照这个模板来”——给AI几个示例,它就能模仿出相同风格。当我需要规整的内容(比如数据整理)时,这招特别管用。
举个例子:让披萨订单以JSON格式输出得整整齐齐。
输出:
白皮书指出,只需提供少量示例(通常3个就够),就能有效避免AI\“放飞自我\“。
这就像告诉AI:“把答案装进盒子里。”它能确保你得到分毫不差的结果。
实际应用:
让影评整理变得井井有条。
这种设定能强制AI保持简洁输出。白皮书特别推崇这种方法,因为它能有效减少AI的\“胡言乱语\“。
这招超有趣——让AI扮演特定角色(比如大厨或旅行达人),它的说话风格会瞬间变身。
实操作业:让AI当你的「旅行搭子」试试看。
output:
EiffelTower:Gottaseethatgiantsparklytower.
Louvre:Tonsofart,likethatMonaLisagrin.
Montmartre:Cutestreetswithkillercrepes.
这相当于让AI「把解题过程摊开来讲」——特别适合数学等容易出错的领域,AI会一步步展示推理过程。
实操作业:快速解年龄谜题.
分布拆解年龄谜题:
你5岁时,姐姐的年龄是你的2倍:
你与姐姐的年龄差=10岁-5岁=5岁
现在你20岁,你姐姐一定是25岁:
最终回答:姐姐25岁。
白皮书特别说明:该方法通过逐步验证能避免低级错误,但略显冗长,建议适度使用
提示词只是基础,白皮书还揭示了几个关键调节旋钮——它们能像调音台般精准控制AI的输出风格:
温度值(Temperature)
低温(0. 1):输出保守精准,适合事实陈述
高温(0. 8):脑洞大开,适合创意生成
字数限制(WordLimit)
设置下限可防止AI「话痨模式」,适合摘要场景
进阶参数(Top-K/P)
控制词汇选择概率,新手建议保持默认值
效果对比实验:
相同问题,不同参数下的输出风格对比:
Catzoomedafteralaser,flippingovercoucheslikeafurryninja.
Catnappedinasunnyspot
温度参数设置建议,高参数的生成内容适合脑洞大开的需求,低参数适合精准信息输出。白皮书建议新手从0. 2起步,兼顾创意与可控
多年科技写作经验告诉我:清晰即王道。结合白皮书指南和个人踩坑总结,这些干货请收好:
①化繁为简混乱的提示词只会让AI懵逼。要说「列出巴黎三家咖啡馆」,而非「推荐些法国好去处」
②示范教学给AI「参考答案」比空泛描述更管用,就像给路痴发导航
③明确约束用「请按以下格式列出」代替「不要乱写」,正面指令效果更佳
④引导而非训斥「写个短篇故事」比「不准写成长篇小说」更符合AI理解逻辑
⑤实验记录建立提示词迭代表格,我用这个模板记录有效组合:
上个月需要批量重命名上百个文件,手动操作?谢邀了。
用白皮书教的AI编程法,5分钟生成文件重命名脚本
提示词:
code:
妙处所在:运行起来效果拔群,但白皮书提醒——AI生成的代码仍需人工复核,偶尔会出岔子。
AI并不完美,结合白皮书建议与个人踩坑经验:
模糊指令:要求「聊聊stars」可能得到明星而非天体✅破解法:用「阐述恒星演化过程」等精确表述
虚构幻觉:AI可能信誓旦旦宣称「猫会飞」✅破解法:要求「仅列科学证实的事实」或「提供参考文献」
复读机模式:不注意时会陷入「对对对」的鬼打墙循环✅破解法:调低输出字数限制或重置对话


文章作者: ZejunCao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ZejunCao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