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于站内搜索,没有排版格式,具体信息请跳转上方微信公众号内链接
美国AI暴风吸金,最高融资额超百度市值
7月4日消息,据外媒统计,2024年全年,美国共有49家AI初创公司完成了规模在1亿美元及以上的融资。其中3家公司在年内完成了多轮“超级融资”,另有7家公司单轮融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2025年的趋势如何?尽管年刚过半,但从当前节奏来看,去年的融资热度有望持续延续。仅第一季度,美国完成的AI领域的超级融资数量就已超过2024年同期。并且至今,已出现至少25笔超1亿美元的融资交易。
从细分领域来看,大模型与通用AI应用依旧是融资主战场,OpenAI、Anthropic与xAI三家公司合计融资达5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45亿)。与此同时,AI基础设施成为资本重点下注方向,涵盖算力、数据、网络与芯片等多个关键环节,Lambda、TogetherAI、CelestialAI等公司纷纷跻身亿级美元融资俱乐部。
垂直行业中,医疗与法律两大场景正加速落地,Harvey、Abridge、HippocraticAI等融资表现亮眼,证明“能卖得出去”的产品正成为新一轮投资逻辑的核心。
据外媒统计,截至目前,在美完成融资且金额达到1亿美元及以上的AI公司共有25家,名单如下:
1、人工智能(1)OpenAI:AI巨头OpenAI于3月31日完成创纪录的40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本轮由SoftBank领投,ThriveCapital、微软、Coatue等参投。2、AI搜索:Glean:成立于2019年的企业搜索初创公司Glean,于6月10日宣布完成1. 5亿美元F轮融资,由WellingtonManagement领投,红杉资本、LightspeedVenturePartners和KleinerPerkins等机构参投。3、AI编程:Anysphere:AI编程工具Cursor的开发方、AI研究实验室Anysphere完成了高达9亿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接近100亿美元。4、AIInfra:Lambda:AI基础设施公司Lambda于2月19日宣布完成4. 8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近25亿美元。本轮由SGW与AndraCapital联合领投。TogetherAI:主打开源生成式AI和模型训练基础设施的TogetherAI,于2月20日完成3. 0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33亿美元。5、模型测评LMArena:LMArena是一家种子期公司,作为一个在线平台,评估和排名人工智能模型。LMArena于5月21日宣布完成1亿美元种子轮融资,估值达6亿美元。6、量子AISandboxAQ:企业级SaaS公司SandboxAQ于4月4日宣布,完成4. 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达57亿美元。7、AI视频Runway:AI视频编辑平台Runway于4月3日完成3. 08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30亿美元。8、AI医疗Abridge:主打临床对话记录与转写的Abridge于6月24日完成一轮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53亿美元。9、AI法律Eudia:AI法律科技公司Eudia于2月13日完成1. 05亿美元A轮融资。10、AI语音ElevenLabs:AI语音生成公司ElevenLabs于1月30日完成1. 8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超过30亿美元。11、AI军事ShieldAI:AI防务科技公司ShieldAI于3月6日完成2. 4亿美元F轮融资。12、AIforScienceLilaSciences:致力于打造科学超级智能平台的LilaSciences于3月完成2亿美元种子轮融资。13、AI客服Decagon:由华人创始人JesseZhang和AshwinSreenivas联合创办的对话式AIAgent创企Decagon于2024年脱离隐身模式,并于6月23日正式宣布完成1. 31亿美元C轮融资,最新估值达15亿美元。
结语:投资节奏变了,创业逻辑也该变
热钱不再盲目,场景成了关键,AI创业者也面临一个老问题的新挑战: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面对OpenAI的绝对领先地位,也有人曾质疑:还能创办一家不会被碾压的AI初创公司吗?对此,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SamAltman回应得很坦率:“当有人说要再造一个ChatGPT,我会感到难过。我们已经领先一大步了。”他的建议是,创业者不该盲目复制已有路线,而应利用OpenAI等平台的能力,去挖掘那些“还没人做”的独特场景。
这也意味着,在大模型之外,真正的创业机会往往藏在那些还不够热、还不够明显的细分市场中。2025年,亿级融资不再稀奇。